当前位置: 首页 > 阙银杏 > 工作室公告 > 相聚书院 共话语文 ——记阙银杏名师工作室1月份活动

相聚书院 共话语文 ——记阙银杏名师工作室1月份活动

浏览量:2483|发表日期:2017-01-15|来自:

  

    新年元月十三日下午,暖阳斜照,我们从温州各县区出发,纷纷奔往大罗山。

 

  

     此处僻静,视野开阔。经过好一番回环曲折地寻找,东山书院呈现于眼前。大家卸去身上重负,环绕木桌盘腿而坐,以古人之姿亲近钟爱的语文。左侧墙壁装点的孔子画像将见证我们近五个小时的学习与畅谈。

     此次活动特意邀请了全国优秀教师、来自绣山中学的余晓琴老师为我们带来《“课型”思维之分享我见》的讲座。余老师介绍自己的讲座内容始于对“碎片化”“单一固化”教学的反思,加之学生的启发,使她决定改变心智,重塑自己的教学生命。

 

 

       

她用亲和的语言阐述课型理论,她认为研究课型是能让思维具体化、层次化、科学化的途径,它是让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思维更为可见,其最终追求为培育学生健康高贵的心性,指向的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随后,余老师以习题校对课切入,举《一天的等待》(海明威)阅读题为例,淡化了阅读答案,而发现本篇命题尤为关注文本特质和言语特质:不一样的对话。于是由对话延伸开学生对小说中对话的探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借助“冰川理论”学习写不一样的对话,自己批改后打印该“说说”全班交流……翔实的资料与丰富的展开使我们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原来各个课型间不必纯然区分,完全可以贯通,余老师功力深厚啊。随后,余老师谈及《香菱学诗》,其中林黛玉教诗的小说部分引起了余老师的关注:古典诗歌该如何品读?于是余老师以《香菱学诗》为起点构建古典诗歌的大课型,这囊括了精读课、略读课、散文课、小说课、诗歌课等五种小课型。理论会让人亦步亦趋,理论也会被人转化,为人所用。此时余老师所说的课型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概念范畴,这给了我们所有人很大的启发:要坚持打开,心生自己的课型,追寻千江水千江月。

    聆听完专家讲座后,工作室各位成员开始发言交流。陈晓玲老师针对课外阅读课发表了自己的思考,她回想自己反复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改善语文氛围的尝试,希望自己的课外阅读课拥有“三味”(趣味、意味、深味)。郭传兴老师意欲研究的是课内自读课,他和大家交流了自读课的概念和有关自读课如何成型、如何从课内走向课外方面的思考。陈以勒老师从中考题切入研究,关注的是单元起始课。韩银雪老师例举课例,意欲研究略读课的开展。师延峰老师、叶继洲老师、余文佩老师、任东佩老师、胡素欣老师、谬玉婷老师、郑瑶老师、刘聪达老师也纷纷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对自我研究课题的思考。

 

 

从正午暖阳开始,此时已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书院的灯暖黄起来。大家交流完毕,阙银杏老师开启了工作室“年终闲话”。

 

阙老师谈起了积极心理学,她说,想要获得更多快乐就要细细品味“现在”:常与他人分享体验,时时自我奖赏,学会专注,努力冲破已有的习惯……现在意味着一切,现在我们围桌共话,现在我们成为相互扶持的伙伴,现在联系了过去,又包含着未来。阙老师还提醒在场的各位,态度决定一切,上课、讲座、命题、科研,一切源于自身修养,每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并走向全面人才。因此,我们每一人要叩问自己,我想要怎么样的境界?我的理念是什么?我的信念又是什么?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树立文化自觉,挑战自我能力极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阙老师进一步打开我们的视界,为专业发展道路上困惑中的我们指点迷津。每一句话语背后都是满满的期待。

    两年的学习时间还将继续,希望慢慢地,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语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