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李新平 > 工作室公告 >  解密“上帝的剧本”——记李新平语文名师工作室第八次主题教研活动

解密“上帝的剧本”——记李新平语文名师工作室第八次主题教研活动

浏览量:3737|发表日期:2013-03-31|来自:李新平名师工作室

3月8日,佳人节。温州市初中语文李新平名师工作室一行11人分别从三个县区汇聚苍南,于温州新星学校开展第八次教研活动。特级教师、温州外国语学校校长金戈先生也应邀前来讲学。
本次活动主题为小说教学有效性研讨。9时,活动开始。工作室成员及新星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齐聚七年十三班教室,开始观课活动。这一堂课是由工作室学员、温州新星学校学校郭进贵老师带来的小说《最后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课堂从检查课前预习入手,学生以小说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自我介绍来梳理背景、情节和人物。短短五分钟,学生完成了对社会背景的了解,把握了情节,感受了人物形象。然后,教师抓住“变化”一点,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寻找小弗郎士发生的变化。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一个标点……这些小说的细微之处深深打动了学生,他们探寻着主人公成长的轨迹,探寻着小说背后的隐喻。当讨论的落点落在“奴隶”一词上时,教师说:“我们现在不能体会一个亡国奴的感受,但我们的国歌却还留着当年成为奴隶时,中华民族发出的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学生深深感受到作为亡国奴的法国阿尔萨斯人民的痛苦。课后,金戈老师点评认为课堂设计删繁就简,紧抓住孩子的视角和祖国语言的视角展开教学,关注语言细微处的品味,探寻了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密码,是一堂十分有效的小说教学课。
 10时许,金戈老师开始讲座。其主题为《裸读式小说教学》。他认为小说是情感的审美存在形式,它聚焦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究人物命运的变化轨迹,窥探心灵世界的丰富和诡异,隐喻人生或揭示世界。小说教学应提倡借助小说本身的力量,依靠小说本身的解读方法。一要注重言语的表现:找到不动声色下的潜流;细品话语方式;研读一位作家的语言。二要注意细节的微妙。小说表达的核心是细节,应在整体中理解细节,连接细节,在比较中品味细节。三要关注空白的所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教学中应关注情节结构的补白,人物对话的补白,心理描写的补白,主题意蕴的补白。四要初步认识隐喻。金戈老师讲座内容视野开阔,从里尔克到卡夫卡,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从鲁迅先生的阿Q到孔乙己,从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到《肖申克的救赎》,此外,还有佐佐木赫子、顾城、史铁生……涉猎之广,让人惊叹。他总能在这一部部文学巨著、电影对白中寻找到独特的言语形式,解密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他说:
“小说是上帝的剧本。”
“小说不仅要读出褒贬,还要读出慈悲来。”
“鲁迅的简洁是他的别有用心。”
“从言语进去,少一些外部倒腾,多一些内部裸读,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师生收获的不仅是小说解读的快乐,更是言语生命的自觉和圆满。”
一句句经典的话语留在与会的每一位老师的心里。如工作室主持人李新平老师所点评的那样:金戈老师的讲座有着前卫的理解,深刻的解读,给我们提供了小说解读的新思路。
据悉,本次教研活动还得到了承办方温州新星学校的大力支持。陈丽彬副校长全程参与了观课、讲座环节,她还代表学校对名师工作室及金戈老师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他说这次活动是对新星学校语文学科教研一次极大的推动。(文/郭进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