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杨晖 > 工作室公告 >  同课异构促思考 携手并进共徜徉 ——记杨晖名班主任工作室19次活动

同课异构促思考 携手并进共徜徉 ——记杨晖名班主任工作室19次活动

浏览量:6786|发表日期:2017-03-01|来自:

                        同课异构促思考  携手并进共徜徉

——记杨晖名班主任工作室19次活动

 

2017227日下午,温州杨晖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在温州二十五中学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班会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龙湾永兴中学的杨梅莲老师和温州洞头二中的林春芬老师进行“同课异构”课堂展示。为助推学员成长,工作室主持人杨晖老师还邀请了温州市第五届名班主任徐斌华老师对学员们进行点评指导。

本次课堂研讨的主题为“课堂学习习惯”,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流程,两位老师从不同视角切入活动主题,教学风格迥异,令人印象深刻。杨梅莲老师的《我的注意我做主》,从注意的概念着手,通过3个游戏5个环节,启发学生认识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的同时,主动地对注意力不集中原因进行自我剖析,并通过讨论分享初步学会方法。林春芬老师的《我与成功有约——好习惯,看课堂》则通过2个视频3次研讨,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习惯进行有意识地梳理区分,在深刻了解陋习的前提下,分组讨论如何改变,并通过分享,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动力。杨老师的循循善诱和林老师的幽默睿智,营造了生动活泼的体验式课堂氛围,而两位老师与学生间的言语交流互动更启发了我们关于班会课的思考。

两节研讨课后,学员们齐聚二楼会议室,展开了积极的评课议课活动,学员们针对两堂班会课的主题确立和效果呈现,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各抒己见,研讨氛围融洽热烈。小议   之后,杨老师言简意赅地点评了两堂课,她强调指出班会课设计应当注意贴近学生实际,聚焦一个主题,密切联系学生需求和班级实际开展活动,“切入口要小”,同时要注意清晰的层次感,富有内在的逻辑性,集中精力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一般是按提出问题(现象呈现),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影响),解决问题(认知提升、方法介绍),内化行动(知行合一),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创造性建构,可以按照知、情、意、行这样的思路去设计,最后环节最好有提升。

活动最后由徐斌华老师对两堂课进行细致点评,他肯定了两位学员的课堂展示能力,同时指出班会课要仔细斟酌视频材料的有效性,体验活动的最终目标应是指向引导学生提高对自我成长的感悟与思考。作为第五届温州市名班主任,徐老师还特意通过讲座《在熟悉的地方寻找风景——班级建设的小小创意》慷慨地将他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员们分享。“多层次班级管理体系”、“岗位责任体系”、“小组负责制”、“仲裁委员会”、“人才交流”、“‘ 老徐有约’预约单”,我们惊叹于徐老师班级体系构建的严谨缜密,更感叹于徐老师班级管理中的细致柔情。如他所说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的智慧,需要班主任冷静的智慧,我们不应被表面的速度拖累了质量,在熟悉的地方也定能找到独特的风景。

虽然活动后我们又各自繁忙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但是每一堂课、每一个讲座、每一次交流,都助推着我们更好地成长在这条班主任之路上。同课异构,一次参与者的智慧碰撞;经验共享,一场智慧交流的盛宴,共同描画出春天最美的这抹风景,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徜徉.(  杨梅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