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程日东 > 本市信息 > 碧波深处 珍言如玉

碧波深处 珍言如玉

浏览量:3829|发表日期:2018-01-26|来自:程日东语文名师工作室

 

碧波深处  珍言如玉

                      ——记温州市程日东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

119日,隆冬时节,南浦实验中学的校园里却暖意融融。程日东、吴怡超、朱彬茹名师工作室散文教学研讨活动在这里举行,三个工作室的40多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做课堂教学点评和讲座。

整个活动由工作室学员陈琴婵主持。

上午由一位老师说课和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两节现场观摩课,课题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灯笼》(吴伯萧)。来自朱彬茹名师工作室的刘倩倩老师首先说课。刘老师从教材解读、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详细说明。接下来上课。第一节来自南浦实验中学的年轻教师谢嘉乙执教,谢老师从“一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入手,指导学生进入《灯笼》的阅读和鉴赏,引领学生读出作者“怀人、思家、忧国”的情怀,读出这篇散文丰富意蕴。谢老师基本功相当扎实,整堂课亲切大气,尤其是指导学生朗读环节给与会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堂课由瑞安莘塍一中的陈颖娣老师执教,陈老师这节课抓住自读课的特点,过程中谢适时点拨、抛出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在“选一处灯笼,在上面描绘内容,结合相关语句品析”这个环节,学生畅所欲言,将课堂推向高潮。

 

下午是肖培东老师的精彩讲座——初中文学性散文的解读和教学》讲座之初肖老师向在座的每位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一篇散文拿到之后,你应该思考什么? 他认为应该先清晰地构思几个问题,随后,肖老师便将自己备课前思考的八个问题分享给大家:第一,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即文体特征。第二,这是写什么的文章?即内容和主旨。第三,这是为什么而写的文章?(动机和背景)第四,这是怎么写出来的文章?(语言、手法)第五,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这个位置?(编者意图、单元目标)第六,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重要语段是哪几个?(教学聚焦)第七,当下教学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教学意义)第八,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和可能读不懂的是什么?(学情预判)这充满着智慧的八条建议,被语文老师们称为“肖八条”。

 

肖老师结合早上两堂课,就散文的文本解读及课堂教学提出许多宝贵建议。《灯笼》这篇文章很不经意之处,经肖老师点拨,顿感别有洞天;课堂上的滞碍之处,经肖老师一评,顿探幽空间肖老师强调语文教师解读散文文本老老实实贴着文字走,体察文字背后深刻的意蕴,代入到作者的情感深处,才能产生自己的情感。他说我们应该拒绝标签化、碎片化、浅表化的散文教学,文章教得浅,学生读得浅,就是老师读得浅。他提到自己的著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中的理念,强调此处并非肤浅浅显的“浅”,而是深入浅出的“浅”。

肖老师说,在课堂上,老师要学会忍一忍,再等一等”不可过于着急,要给学生更多阅读的机会。而“散文教学的最好途径是朗读,每个语文老师都要学会引领学生好好地读散文,哪怕你的声音不够好听你自己读这篇课文独特的感受要有,建立在你的人生经历上,你和这篇文章的碰撞,你有没有真正的把文字读到你的心里去了。

两个小时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而肖培东老师关于散文教学的字字“珍言”却强烈地在每位学员心头盘旋

 

 

 活动最后,工作室的导师程老师给学员们布置了下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部编教材中一篇散文的教学设计、阅读一本教学理论著作。虽然本次活动已落下帷幕,但工作室学员们对散文教学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在肖培东老师及名师工作室导师这几盏“灯笼”的引领下,相信学员们会在碧波深处探寻到更多的珍奇。

 

(程日东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吴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