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怡超 > 本市信息 > 提一盏灯,携手前行——记吴怡超名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

提一盏灯,携手前行——记吴怡超名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

浏览量:5501|发表日期:2018-01-29|来自: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辅助楼的教室里传出琅琅书声……

119日,温州市初中语文吴怡超名师工作室、程日东名师工作室、朱彬茹名师工作室联合组织的散文教学研讨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三个工作室的40多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还特别邀请到省特级教师肖培东作散文教学主题讲座。

在刘倩倩老师温润的嗓音中,本次活动拉开了序幕——《灯笼》说课。《灯笼》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作者是现当代散文家吴伯萧。刘老师从文本解读、学情把握、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说课。

执教《灯笼》研讨课的第一位老师是来自程日东名师工作室的谢嘉乙老师。年轻又富有亲和力的谢老师借由导学单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来感知、梳理课文内容,在从容而深入的品读中带领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从“家”到“国”的情感脉络。

执教《灯笼》研讨课的第二位老师是来自吴怡超名师工作室的陈颖娣老师。陈老师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选一处灯笼,在上面描一个字或一幅画,结合相关语句品析,引导学生把握情感的脉络与意蕴。“汉”、“暖”、“诚”、“念”……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作者与读者走向了共鸣。

下午,省特级教师肖培东为在场学员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不仅就上午的两堂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还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备课经验与心得——被戏称为“肖八条”:一、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关注文体特征。二、这是写什么的文章。关注写作内容与主旨。三、这是为什么而写的文章。关注写作动机和写作背景。四、文章是怎么写的?关注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五、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的这个位置?关注单元目标与编者意图……

活动临近尾声,学员们纷纷感慨,有触发,有感动,收获颇丰。听《灯笼》,论《灯笼》,肖老师也点了一盏灯递到了我们手中。远山如黛,让我们提着这盏灯,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