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邵晓明 > 本市信息 > 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记邵晓明名师工作室第4次活动

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记邵晓明名师工作室第4次活动

浏览量:388|发表日期:2023-04-05|来自:

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

                               ——记邵晓明名师工作室第4次活动

 

2023年3月13日,温州市邵晓明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展了第4次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展开,分为课堂观摩、评课交流和专家讲座三个环节,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引领新征程,共探“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


 

 

01 公开课展示

    工作室成员夏伊凡老师开设《电荷》公开课。夏老师以一根生活中常见的吸管引入实验探究,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三种起电方式、电荷守恒定律等知识点串联起来。结合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设计问题环节,层层递进,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的薛鹏锦老师开设《气体的等温变化》公开课。薛老师用一个小小的针筒串起了一节生动的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定性探究”到“定量探究”再到“精准探究”,尊重实验,尊重事实,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思维在课堂中落地。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的张赫老师开设《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质谱仪类收集问题》公开课。张老师将高考问题进行重组,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联,改变粒子速度条件、改变粒子分布条件、增加扰动条件,由易到难,由单变量到多变量,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让学生发生持久的深度训练。


 

 

02  评课交流

 浙江省正高级教师、瑞安中学的许文龙老师,温州市名师、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刘银奎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泰顺中学的黄可建老师,分别对早上3节课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许文龙老师认为《电荷》这节公开课充分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刘银奎老师认为《气体的等温变化》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以针筒注射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从定性探究到定量探究,再到精准探究获得实验定律,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黄可建老师认为《质谱仪类收集问题》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课题,设置的问题有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教师的引导适时、适量,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突出了以学为中心,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03  专题讲座

   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温州二高物理教研组长余雪妹老师作《特色学科基地建设》专题汇报。她通过课程规划开发、 课程资源建设、 课堂教学变革、 校本作业设计等内容建设交流,引领学科基地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

 

 


    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肖飞燕老师作了《新高考答题分析与教学建议》专题讲座。她通过物理首考答题分析,强调物理教学要重视教材、重视错题、重视实验,给参会老师提供了宝贵建议。

 


 


     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的何正杨老师,他结合高考改卷经历做了《把握细节,注重规范》的专题讲座。他通过首考阅卷经历分享与反思,让大家对高考评分要求和答题规范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邵晓明老师,作了题为《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的专题讲座,提出在新高考形势下老师需要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学生、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进行精准教学。

 

 

此次活动不仅工作室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思想的平台,同时也让教师能够在教学研讨中发现不足,切实推进课堂教学变革,为今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