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温州市初中英语杨桂琴名师工作室第13次活动于乐清市城东第二中学成功举行。温州市教育研究院英语教研员曾孙丹老师受邀出席活动,为全体学员提供专业指导。活动以“课例展示+专家引领”双线推进,参培的工作室学员们在交流与学习中受益匪浅。
课例展示
《7B Unit2 Understanding ideas-Last but not least》是一个较难的文本,所以在活动前,各组成员各自开展对文本的研读,然后带着自己对本课时的研读体会观摩课堂。来自乐清市城东二中的徐蓉蓉老师带来课堂展示,课堂伊始,徐老师借助视频,激活了课堂氛围并自然引入主题。在整个阅读环节,徐老师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设置,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并形成结构化知识。最后的生成环节,徐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迁移所学知识并进行创新。
专家引领
在研讨环节,工作室的成员们基于组内研讨,分享了对这堂课的设计和思考。接着,温州市英语教研员曾孙丹老师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为主题开展深度指导。她指出,阅读课应围绕主题意义探究设定清晰目标,带领学生从头至尾沉浸式体验主题,引导学生从文本表层理解逐步走向主题内涵挖掘,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针对活动设计,曾老师强调需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厘清“问题”与“活动”的差异,避免“问题链堆砌式”教学。曾老师指出阅读课的活动设计应以主题为轴心,设计环环相扣的进阶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和思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此外,阅读课还应关注语言知识的落实,词汇的教学应有不同的侧重点,避免素养目标“空心化”。曾老师的讲座以理论结合课例的方式,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从目标定位到课堂落地的完整行动框架。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以课例为镜、以专题为引,切实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课堂实践的突破。通过曾孙丹老师对“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剖析和徐蓉蓉老师课堂中结构化思维的落地示范,学员们在“教”与“研”的双向互动中,进一步明晰了素养导向下阅读教学的核心路径。未来,工作室将持续聚焦真实课堂痛点,以“问题解决+行动研究”为抓手,助力教师将理论内化为教学智慧,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生长与素养提升的沃土。
撰稿:温州市第二中学 胡海静
审核: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