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肖飞燕2023 > 本市信息 > 教研共富 嘉课共研——记温州市肖飞燕名师工作室第13次活动

教研共富 嘉课共研——记温州市肖飞燕名师工作室第13次活动

浏览量:244|发表日期:2025-03-24|来自:

                                                  

                                             教研共富      嘉课共研

   为积极响应省委关于“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号召,实地调研并指导永嘉县高中物理新课程新教材的推进工作,提高永嘉县高中物理教师把握课程标准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助力《嘉课堂·教学通》的实施与推进。311日,温州市肖飞燕名师工作室联合浙江省夏向荣名师工作室赴永嘉送教活动。活动在永嘉高级中学举行,工作室成员及永嘉县物理组长、高一物理教师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嘉课堂展示

早上,永嘉高级中学李成妙老师与泰顺中学苏椋老师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题,通过"同课异构"形式呈现了两节风格迥异的精品课堂。

李成妙老师以"悬锤碰鼻"实验开启教学。当高高悬挂的重锤停驻学生的鼻尖时,全场气氛瞬间点燃。课堂采用"猜想-建模-验证"进阶式设计,师生合力通过传感器实验,验证了摆锤的机械能守恒。紧接着用吹风机辅助实验,破除了学生将阻力作为破坏守恒的固有观点,使抽象定律具象化为可观测的物理图景。

苏椋老师另辟蹊径,通过单摆振幅对比实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守恒条件。课堂采用问题链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将激励性评价机制贯穿全程,使课堂活跃度持续保持。在弹弹球实验中,学生更是积极参与,在玩乐中学到了物理知识。

嘉课堂研讨

课后开展了说课与评课环节。先由两位开课老师阐述课堂的设计意图,及课堂展示效果和反思。两位老师在设计和展示上都体现新课程理念、凸显学科特色。也存在一定的困惑,两位老师都觉得“课堂上,不知时间去哪儿了,一转眼下课时间到了”。

听了两位上课老师的阐述,结合课堂观察,与会老师更能理解其用意。各位听课老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赞赏两位老师的用心设计,特别是实验设计与课堂活动单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也对老师的困惑提出建议。其中,温州中学的田仲望老师强调了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理解与落实教材的编写意图;乐清教育研训员的刘银魁老师强调实验设计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本节课实例分析要弱化阻力的影响,为机械能守恒提供实证;温州育英实验中学的刘万波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为本节课的设计提供了另一条思路。



最后,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夏向荣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指出许多可圈可点之出,并提出:"课堂教学要始终谨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大胆进行取舍,抓住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永嘉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肖飞燕对各位老师的点评表示赞赏与感谢,肖老师说:听课后参与深度评课能大大提高教研活动效果达成“开一节课·研一节课·精一节课”。肖老师对各备课组提出希望:结合课堂观察与评课观点,再梳理一下本节课,可以做为各学校的校本教研,再次开课研讨,进一步落实嘉课堂校本化实施。

教研组经验分享

  下午,先进行一场物理组建设专题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探索新办小规模学校和永嘉领头学校物理教学创新路径,应对新高考选科背景下教学实践的挑战,促进嘉课堂教学通校本化实施与推进。

首先,温州慧中公学物理组长陈百炼老师以“新办小规模学校物理学科建设的方向与1思考”为题,强调新办学校要有“定力”——不断摸索、不断调整,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要应回归教材吃透教材”。陈老师结合近年高考命题趋势,指出教材例题与课后习题是知识体系的核心载体,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教材逻辑,避免盲目追求课外拓展。“只有吃透教材,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接着,永嘉高级中学物理组长潘贤群老师以“嘉课堂模式下的备课组建设”为题,分享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经验。她介绍,新建永嘉高级中学备课组虽只有四位老师的小规模备课组,但四个老师都很敬业,配合默契。通过“三定四统一”(定时间、定主题、定主备人,统一进度、作业、测试、评价)机制推进协作教研,并结合“问题链导学”设计分层学习任务单,促进学生课堂上动手动脑。潘老师是永嘉中学支教到永嘉高级中学的,她还充分利用永嘉中学高一备课组资源,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设永嘉高级中学校本化建设。


随后,永嘉中学高一备课组长李和海老师针对新高考选科带来的教学挑战,以“平板智慧课堂助力精准教学”为主题,演示了数字化工具在物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通过课堂实时数据采集、学情动态分析、个性化作业推送等功能,平板教学实现了“讲--评”闭环优化,把精准教学落到实处。

最后,肖飞燕老师对三位组长的教研组或备课组建设经验分享给予高度肯定,并以“嘉课堂校本话实施之——课堂活动任务单设计”为题组织大家研讨。肖老师针对调研视导和课堂观察,发现有效的课堂活动任务单可以大大促使学生课堂上动笔动脑。本学期嘉课堂教学通实施推进上要在课堂活动任务单上下功夫。肖老师收集与展示了今天开课课题“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不同学案或课堂活动任务单,组织大家研讨,发现目前很多学案内容多杂。经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学案应该大大精简,课堂上印发给学生的应该是需要学生动脑动笔的思考题或例题,称之为“课堂活动任务单”。“教材-任务单-课件”三者有机组成为上课的素材。肖老师布置高一备课组设计校本化的课堂活动任务单,促进学生动手动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肖老师强调各校务要加强备课组资源建设,结合自己学校特色实施一校一策,落实嘉课堂教学通校本化实施,积累与共享教学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专题讲座

 浙江省特级教师泰顺中学黄可建老师为大家带来二轮复习专题讲座《强关联-大单员》,黄老师多年的高三复习经验结合浙江省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试题特点,给大家带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分享,黄老师以简谐运动和电磁感应两个高考高频点为实例,结合几何画板的运用大大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特级教师夏向荣老师以“科学与AI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展望”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专题讲座。他从AI可以辅助解题、虚拟仿真实验、自适应学习系统等前沿应用切入,提出“AI+教师”双主体教学模式为未来教育生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蓝图。夏老师介绍了AI生成个性化习题、构建3D物理模型的过程AI时代,我们应该善于提问和质疑。要善于利用AI为教育服务。夏老师呼吁教育者与AI共舞,利用好AI为我们教学服务。他提出,未来的物理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两种核心能力:一是利用AI工具解决复杂问题的“数智素养”,二是超越AI逻辑的“创造性科学直觉”。为此,教师需主动拥抱技术迭代,从“教授知识”转向“激发好奇心”,让AI成为点燃学生科学热情的“火种”,而非束缚思维的“答案机器”。

此次"教研共富 嘉课共研"送教活动,以省市双师工作室联动为支点,撬动了教育共富的深层实践。通过同课异构的思维碰撞、评课研讨的智慧激荡、校本建设的经验共享、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享,以及AI时代的教学前瞻,构建了城乡教育对话的立体平台。夏向荣老师提出的"数智素养与科学直觉"双核培养理念,与肖飞燕老师倡导的"课堂活动任务单"校本化实践,为山区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当AI技术遇见教育情怀,当省城名师对话山区课堂,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教学方式的革新,更是教育公平愿景的生动演绎。期待这样的教育共富列车持续奔驰,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春潮涌动,滋养每一片教育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