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吴小明2023 > 本市信息 > 当Deepseek遇见三尺讲台——记温州市吴小明名师工作站第18次活动

当Deepseek遇见三尺讲台——记温州市吴小明名师工作站第18次活动

浏览量:96|发表日期:2025-10-13|来自:

为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学创新与科研发展,近日,吴小明名师工作站在瑞安市塘下镇罗凤中心小学举行以 “Deepseek 基础应用与教学创新” 为核心的专题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互动研讨等环节,共同探索 AI 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新路径。

专题讲座领航:解锁 Deepseek 教育应用新场景

活动伊始,翁森勇老师带来《Deepseek 基础应用与教学创新》专题讲座,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在场教师搭建起 “技术认知 — 场景应用 — 创新实践” 的学习框架。

“Deepseek 基础应用” 板块,翁老师围绕六大核心功能展开细致讲解。针对 “生成图像”,他结合语文课文配图、数学几何图形可视化等教学案例,演示如何通过关键词精准生成符合教学需求的图像素材,解决教师 “作图难、找图耗” 的痛点;“生成视频” 环节,他以科学实验演示为例,展示 Deepseek 将静态知识点转化为动态视频的过程,助力教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课堂;“音乐创作”功能则为艺术教学提供新思路,教师可根据课堂氛围需求,生成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提升教学感染力。此外,“绘制思维导图” 功能备受关注,翁老师现场操作如何利用 Deepseek 快速梳理课程知识框架、构建单元教学逻辑,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Deepseek 深度求索” 功能的介绍,更是让教师们意识到 AI 不仅能提供基础素材,还能通过深度问答、逻辑推理,辅助解决教学中的复杂问题,成为教师的 “智能教学助手”。

进入 “Deepseek 教学创新” 板块,翁老师聚焦教师日常教学与科研的核心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案。在 “AI 备课” 方面,他强调 Deepseek 可实现“全流程赋能”:不仅能根据教学目标、学情分析自动生成规范教案与精美 PPT,还能设计趣味课堂小游戏 —— 如英语单词闯关、数学计算竞赛等,将知识点融入互动环节,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更能制作小电影或动画课件,例如将数学公式推导过程以动画形式呈现,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在 “AI 对科研的帮助” 部分,翁老师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讲解如何利用 Deepseek 分析课题研究趋势、梳理文献综述、优化研究方案,甚至辅助撰写课题申报书,为教师科研工作 “减负增效”,打破 “申报课题难、文献整理繁” 的困境。

讲座尾声,翁老师特别强调三大 “注意事项”:一是建议教师引导多个智能体在互博中提升应用效果,通过对比不同 AI 生成的内容,筛选最优方案;二是警惕 AI 生成内容的同质性,鼓励教师加入个性化修改,融入自身教学理念与风格;三是始终坚持 “做 AI 的主人”,明确 AI 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者,需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运用,避免过度依赖。整场讲座内容详实、案例鲜活,老师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要点,对 Deepseek 的教育应用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经验分享聚力:共话 AI 赋能教育实践新成果

在学员经验分享环节,三位教师结合自身实践,从不同维度分享 AI 技术应用的宝贵经验,为在场教师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张若慧老师以 “AI 助力我写论文” 为题,讲述了自己的探索历程。她提到,过去撰写论文时,常面临 “文献梳理效率低、框架搭建无思路” 的问题。接触 Deepseek 后,她通过 AI 快速检索相关领域核心文献,并生成文献综述摘要,节省大量时间;在论文框架构建阶段,AI 根据研究主题提供多种逻辑结构方案。张若慧老师的分享引发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叶海燕老师则聚焦 “利用 AI 申报课题”,分享了自己的实战经验。她表示,以往申报课题时,常常因不了解领域研究热点、申报书撰写不规范而屡屡碰壁。借助 Deepseek,她首先通过 AI 分析近三年相关课题的立项趋势,明确研究方向与创新点;随后,在撰写申报书时,AI 辅助梳理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核心内容,并提出修改建议,帮助完善申报书逻辑与语言表达。

徐焕微老师以“AI 让备课事半功倍 ”为主题,分享了她的日常备课经验。她提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每天需要准备不同课时的教案、课件,工作量大且容易陷入“同质化备课”的困境。使用 Deepseek 后,她会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学情输入关键词,AI 快速生成多版教案与课件初稿,她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调整细节。徐焕微老师的分享让在场教师看到,AI 能切实减轻备课负担,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三位教师的分享既有实践案例,又有方法技巧。分享结束后,现场还开展了小组讨论,教师们围绕 “AI 应用中的难点与解决办法”“如何结合学科特点运用 AI” 等话题深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进一步拓宽了 AI 教育应用的思路。

总结展望:锚定方向,推动 AI 与教育深度融合

活动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吴小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吴老师首先肯定了翁森勇老师专题讲座的专业性与实用性,认为讲座为教师们系统掌握 Deepseek 应用方法、探索教学创新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对张若慧、叶海燕、徐焕微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些来自一线教学的实践案例,让 AI 教育应用更 “接地气”,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模板。吴老师强调,当前,AI 技术正深刻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工作室成员需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 AI 技术学习与应用实践,既要掌握基础操作技能,又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学生需求的创新应用场景;同时,要始终坚持 ”“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合理运用 AI 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升科研水平,避免技术应用流于形式。

 

                                            /文 林江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