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潘欢燕2023 > 本市信息 > 结业不落幕,成长永续航——记温州市潘欢燕”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3次活动

结业不落幕,成长永续航——记温州市潘欢燕”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3次活动

浏览量:774|发表日期:2025-11-05|来自:

        2025 年 10 月 30 日,秋风送爽,暖意融融,温州市潘欢燕名师送教工作室第 13 次活动在温州慧中公学温情开展。这不仅是一次常规的教研活动,更是工作室成员们期待已久的结业之旅。回溯时光,2023 年 11 月的初次相聚仿佛还在眼前,成员们带着对科学教学的热忱与困惑齐聚一堂;如今,历经 13 次充实而精彩的活动,大家满载收获,迎来了圆满收官的时刻。这 13 次活动,如同 13 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工作室成员们共同成长的珍贵旅程。每一次线下活动中的思维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每一次线上学习时的专注聆听,沉淀下知识的养分;每一堂精心打磨的示范课,展现出教学的魅力;每一场深刻独到的专题讲座,开拓了教育的视野。这些点点滴滴,都已成为成员们专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尽显教学魅力

        本次活动在温州慧中公学刘远谨老师与 403 班同学们带来的《食物的营养》一课中拉开帷幕。刘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经历 “检测 - 比对 - 坚定 - 查阅资料” 的完整探究过程。课堂上,学生们分组协作,通过实验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随后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在不断的讨论与验证中坚定自己的观点,最后借助查阅资料完善认知。这样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不仅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更有效提升了课堂学习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紧接着,龙湾的陈健老师与 301 班的同学们携手呈现了《形状与结构》一课。陈老师以经典的 “三只小猪建房子” 故事为情境主线,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课堂上,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房子为何稳固性不同,进而让学生动手研究不同形状在建筑结构中的稳固性。原本抽象难懂的结构知识,在充满童趣的故事与生动的实验中变得浅显易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真正实现了知识的有效传递。

        随后,永嘉的邱慧莹老师带领 401 班的同学们走进《弹簧测力计》的世界。邱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数方法,最后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在学生经历完整的工具使用体验后,邱老师又抛出新的任务 —— 自制一个弹力更大的测力计,挑战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具匠心的是,邱老师还提供了损坏的弹簧测力计,让学生分组研究维修方案,并将其延伸到课后作业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让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下午,泰顺的章晓凝老师与 201 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充满童趣的《我们周围的空气》。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章老师设计了 “空气和水的对比” 这一核心探究任务,并巧妙地引入外星人的视角。课堂上,章老师引导学生先回顾对水的观察经验,再将这种观察方法迁移到对空气的观察中。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水,到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层次化的探究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对空气的科学认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专题讲座:干货满满,引领专业成长

        在精彩的课堂展示间隙,来自永嘉的陈素洁老师带来了《从体验到认知:初小衔接项目化学习实践案例分析》的专题讲座。陈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项目化学习案例,深入剖析了初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她详细讲解了如何设计符合初小衔接学情的项目化学习主题,如何搭建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框架,以及如何在项目化学习中实现学生从体验到认知的深度转变。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为工作室成员们在初小衔接教学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法。


总结分享:温情寄语,展望未来征程

        活动接近尾声,潘欢燕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洁而深刻的总结。她充分肯定了各位授课老师与讲座老师的精彩表现,高度赞扬了工作室成员们在两年多时间里的成长与进步。同时,潘欢燕老师还针对近期将开展的六年级学生实验素养大赛,围绕学生选拔与指导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她从实验素养大赛的考察重点、学生选拔的标准与方法,到赛前指导的策略与技巧,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为成员们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临近分别,现场弥漫着浓浓的不舍之情。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回忆着这段难忘的研训之旅。从最初科研入门的新手,在一次次的学习与实践中,成长为能够驾驭跨学科教学、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者;从曾经独自摸索、困惑迷茫的教学者,在工作室这个温暖的集体中,逐渐变成了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教研共同体。两年多的时间里,成员们不仅收获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用的教学方法,更收获了珍贵的师生情谊与同伴支持。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未来,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将带着在工作室的所学所思所悟,回到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将科学思维的培养融入每一堂科学课,将跨学科的教学理念积极实践到日常教学中,努力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贡献力量。最后,大家共同分享了一句话:“离别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因为离别之后就是重逢,而重逢是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 这句话承载着成员们对彼此的美好祝福,也寄托了大家对未来每一次重逢的热切期待。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工作室的成员们必将继续发光发热,在科学教学的领域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能够再次相聚,共话教育,共促成长。